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第三方考核评价专项经费

项目名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第三方考核评价专项经费

项目申报金额(元):1,200,000.00

项目批复金额(元):1,200,000.00

申报单位:顺德区教育局

项目负责内设部门:高教职教科

■项目概况

在国务院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中,全区形成了职业教育“第三方考核”的重要成果,为固化这一成果,建立顺德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区委区政府在《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意见》(顺委发【2016】2号)中提到:“扩大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考核试点,到2018年,实现第三方考核的全覆盖,促进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区13所中职学校开设的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会计、计算机应用、模具技术、汽修、电子商务、酒店管理8大专业,2020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573人(占全区总毕业生人数56.9%)。拟在2019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定8大专业(具体考核专业视当年办学情况而定)进行集中考核评价,并面向社会发布考核结论,实现第三方考核全覆盖。

■申报理由

1、根据《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意见》(顺委发【2016】2号),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扩大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考核试点,到2018年,实现第三方考核的全覆盖,促进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建设区域内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教育人才等级标准,实现第三方考核全覆盖,是深入推进职业院校管、办、评分离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巩固和深化顺德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只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导作用,把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质量的主导权交给行业企业,人才产品才能产销适路,产教融合才能真正深化,职业教育才能高效服务产业发展,产业升级才能有效依托职业教育。

■实施方案

一、项目管理情况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由中标方统筹各相应第三方机构负责“2019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评价项目”的组织实施。2019年计划对本地区中职学校8个专业的毕业生实施“第三方考核评价”。

1、分专业组建由“行业、企业、学校”构成的第三方考核评价委员会。

2、由专业考核评价委员会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组织考核评价方案。

3、借鉴“曹冲称象”,通过测试企业在职员工取得人才考核评价样本。

4、对选定专业的毕业生实施独立考核评价,推进“教考分离”。

5、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认定。

二、资金管理情况

1、严格资金审批制度:划拨款项均需根据机关财务管理规定按审批权限逐级报批后方能划拨,使资金监控措施落到实处。

2、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项目资金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及拨款制度。通过采购业务流程确定中介机构,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要求安排支出,严格遵守相关财经纪律。

■项目附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第三方考核评价专项经费项目附件

项目支出预算明细和说明

序号 小项目名称 金额(元) 项目支出预算明细和说明
合计 1,200,000.00
1 委托业务费 1,200,000.00 参照以往工作,通过政府采购,委托中介机构对8个专业进行考核评价。

绩效目标

项目产出 具体内容 产出指标
1、通过组织各试点专业第三方考核工作,逐步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把控诊断机制,以及办学投入与办学质量挂钩机制。 2、完成八大专业的第三方考核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 3、完成项目支出。 4、完成项目满意度评价。 1、总结顺德区中职学校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2、发布职业中学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考核诊断报告。 3、项目支出率100%; 4、项目满意度80%以上。
到达效果 具体内容 效果指标
1、以第三方考核这个抓手,能对校企合作成效有个量化评价,逐步实现校企合作制度化。 2、推进行业企业岗位标准的更新,反逼教学标准的改革,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回归职业教育本质。 3、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标准化,实现产教融合制度化。 全面实施第三方考核后,我区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的历史新阶段。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每两年更新一次岗位能力标准,建立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动态对接机制; 2、通过第三方考核的诊断报告,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把控诊断机制,检验职业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人才供给侧教学标准与需求侧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匹配度,实现政府投入与办学质量挂钩。 3、通过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能对校企合作成效提供量化评价。

参与评议

  • 代表评议
  • 公众评议

振华

第三方考核,其实作为企业而言,有这么一个机会参与到职业人才的考核评价中,对于整个职业评价体系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作为职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

2018-10-17 20:43回复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

通过四年的探索与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价效果初见成效。一是推动了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行业企业通过主导评价,掌握了人才培养与考核的话语权,深度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质量适应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考核结果与薪酬指导标准相挂钩机制逐渐形成。通过评价体系,学校制定了适应行业需求的教学标准,学生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企业的高度认可,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三是通过考核,让行业与学校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通过构建联合培养模式,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8-11-05 13:25

费贞元

参与式预算项目跟以往相比会有更多好处:1.对于政府在职教方面的培养方向、财政预算等方面的工作属于公共规划和投入,民众本身拥有知情权,参与式预算项目很好地满足了民众这个基本权利,提现了我们依法治国的理念。2.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在这方面的规划和预算更多采用顶层设计,较少关注民众诉求,这导致政策难免会遇到民众不够理解,从而导致政策难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效果。3.参与式预算项目很好地接受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地完善和宣传这些事关政府重大规划和民众切身利益的政策。4.参与式预算项目更好地将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社会,特别是企业的真正需求更好结合,使得这些项目能够真正满足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各自需求,达到更佳的利益诉求结合点。

2018-10-17 09:57回复

长期以来,大多时候都是教育部门制定人才评判标准,而对于企业而言,很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往往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些不符合企业需求。而产教融合,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和学校如何实现无缝对接。为此,企业和行业作为主体先制定一个人才标准,先对公司职工进行打分,然后再对学生打分,双方比对,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自然一目了然。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学校专业建设好,就能收到企业的追捧,人才自然得到很好的待遇。反之,如果分值低,则说明该学校该专业办学距离社会期待有不足或者偏差,重新调整也能更好地服务学校办学方针。这样下来,企业、行业和学校之间培养的人才才能实现无缝对接,产教融合也就更加深入。

2018-10-15 17:45回复

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

感谢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第三方考核评价工作的关注。依托我区现有的重点行业企业,因应其实际需要,发挥行业企业主导作用,建立区域内全社会公认的、能与薪酬指导关联的重点行业企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通过标准的建立,构建社会自主资格认证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社会及劳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及职业资格的认可度,促进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每个职教集团选定其重点建设专业进行试点建设职业资格框架和探索高效的认证模式,全面推进岗位能力标准建设和第三方考核,逐步实现职业资格标准化、让市场说话。

2018-11-05 14:24

12